当前位置:首页 > 诗词作者 >
宋代诗人林光朝简介、轶事和典故-林光朝主要代表作品有哪些?

林光朝

(1114—1178)宋兴化军莆田人,字谦之,号艾轩。孝宗隆兴元年进士。通《六经》,从学者众,南渡后以伊、洛之学倡行东南者,自光朝始。累官国子司业兼太子侍读,出为广西提点刑狱,移广东,曾率郡兵击败入境之茶民军。召为国子祭酒,除中书舍人。后出知婺州,引疾提举兴国宫。卒谥文节。有《艾轩集》。

诗人林光代表作代陈季若上张帅 其四

长陪綵仗下蓬莱,万岁声中霁色开。自是北门须卧护,双旌迢递日边来。

宋代诗人林光朝:人物生平

  光朝少时力学知书,有声誉。绍兴五年(1135),赴礼部试落第。八年(1138),再试礼部不第。在回家途中,听说吴中陆景端(字子正)曾经受学于尹焞,于是就留在钱塘从陆景端学,致力于圣贤践履学问的研究。通贯六经、百家,一言一动都以礼为准则。
  宋绍兴九、十年间(1139~1140),光朝由钱塘返莆,“开门教授”。在族叔林国钧的资助下于黄石东井“红泉宫”办“红泉义学”,供馆谷给四方来学的人。各地从他学习的每年不下数百人,被称为“南夫子”。他平生不喜著书,只把从师得到的圣贤精细之意,口授学生,使学生心通理解。他曾经说:“道之全体,存乎太虚,六经既发明之,后世注解固已支离,若复增加,道愈远矣。”其间,曾到城山“松隐精舍”、金山“蒲弄书堂”和福清海口“龙山书院”讲学,教学时间前后达二、三十年之久。
  隆兴元年(1163),光朝年已五十,始以进士及第授左迪功郎,调任袁州(今江西宜春市)司户参军。上任前,孝宗召他谈话,他在应对中提及以潜邸恩侥幸进用的曾觌龙大渊二人的罪行,孝宗不悦。改以左承奉郎任永福知县。
  乾道五年(1169年),《四朝会要》书成,调光朝任著作佐郎兼礼部郎官。八年(1172),升任国子司业兼太子侍读。九年(1173),张说再任签书枢密院事,光朝不去致贺,被外调任广西提点刑狱。淳熙元年(1174),改调广东提点刑狱。不久,召回任国子祭酒兼太子左谕德。
  淳熙四年(1177),孝宗到国子监听光朝讲解《中庸》,赞不绝口,面赐金紫,升任中书舍人兼侍讲。当时吏部郎谢廓然由曾觌推荐,赐同进士出身,任殿中侍御史,任令预由中书经办,光朝愕然说:“是轻台谏,羞科目也!”。拒绝办理。孝宗知他执意不办,命他暂代工部侍郎。他辞不就职,请求外调,于是以朝散郎充集英殿修撰,任婺州知州。又以老病不能去,改派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。淳熙五年(1178),卒,终年64岁,谥文节。
东宫生日六首 其五 丙申

(宋代)林光朝

正气来嵩岱,祥光集斗牛。青葱开玉宇,髣髴见铜楼。

盘错归三辅,沉潜在九畴。有光文字馆,仍系帝王州。

钟鼓于胥乐,笙鸾独上浮。清台天似水,甲观月如钩。

屡拜椒花夕,长逢桂叶秋。孝思维继舜,家法要从周。

赋为游麟作,官因洗马留。愿同眉寿祝,使者敢停辀。

哭徐删定德襄 其一

(宋代)林光朝

修文巷里莫春前,欲上旗亭问客船。忽有短笺无寄处,渔梁却在泪痕边。

资中行奉寄临邛守宇郎中

(宋代)林光朝

铜驼陌上生秋草,前者刻石今如扫。
儋边半纸半模糊,下床三日成悲恼。
苍史萌芽何可见。要从笔意生秦汉。
欲将奇字问何人,所守一家如小篆。
是中变幻随形模,钟鎛鼎鬲匜盘盂。
如何两京到魏晋,搜尽苍崖惟此书。
即今原隶见颠末,仍於画上分锱铢。
燕然有年固可纪,笔势岂得先黄初。
中郎袖手欲无作,正始不逮况其余。
幸哉一见俱抵掌,翩翩如反古石渠。
且说金陵佛屋何年灯,晋分隋张犹青荧。
忽听荒鸡还自起,资中之刻一徒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