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诗词作者 >
南北朝诗人萧察简介、轶事和典故-萧察有什么代表作?

萧察

(519—562)南朝梁宗室,后梁国君,字理孙。梁武帝孙,昭明太子萧统第三子。幼好学,善属文,尤长佛理。梁武帝大通三年,封岳阳郡王,官东扬州刺史。萧统卒,梁武帝舍察兄弟而立简文,察常怀不平,遂蓄财募侠。大同元年,迁雍州刺史,境内称治。侯景乱后,察既与江陵构隙,恐不能自固,乃依附西魏。西魏恭帝元年,西魏将于谨等攻破江陵,杀死梁元帝。次年察在江陵称帝,改元大定,为西魏附庸,上疏称臣,是为后梁。既而阖城长幼,被虏入关,又失襄阳之地。察耻威略不振,终以忧愤发背而卒。在位八年,庙号中宗。有《悯时赋》、《金光明经义疏》等。

诗人萧察代表作咏百合诗

接叶有多种,开花无异色。含露或低垂,从风时偃抑。

甘菊愧仙方,丛兰谢芳馥。

大梨诗

(南北朝)萧察

大谷常流称,南荒本足珍。绿叶已承露,紫实复含津。

咏履诗

(南北朝)萧察

双见待声宣,并飞时表异。处卑弥更妍,常安岂悲坠。

咏弓诗

(南北朝)萧察

虞人招不进,繁氏久称工。已悲轩主迹,复挹楚王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