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诗词作者 >
宋代诗人沈遘人物简介、事迹和成就-沈遘主要代表作品有哪些?

沈遘

(1028—1067)杭州钱塘人,字文通。仁宗皇祐元年进士。历江宁府通判、知制诰、知杭州。明于吏治,令行禁止。召知开封府,迁龙图阁直学士,拜翰林学士、判流内铨。母亡既葬,庐墓下,服丧未竟而卒。有《西溪集》。

诗人沈遘代表作将至京口先寄孙少述并呈晏子俞

为郡无闻困米盐,先生有道独幽潜。豫章因甚尊徐孺,益部何能诎蜀严。

已脱簿书身自放,肆寻山水意宁厌。京江最欲方洋处,愿从屏星卷画幨。

七言烽火台二首 其一

(宋代)沈遘

历历相望隐旧堆,狐穿兔穴半空摧。行人不识问野老,云是昔时烽火台。

和平甫寄介甫羡会稽之行

(宋代)沈遘

君家兄弟古人期,入直西垣已恨迟。莫羡迂疏乞州去,朝廷多事待论思。

杭州燕思阁分题四首 其一 七言得偃松院

(宋代)沈遘

古寺半空人迹稀,老松自偃何年有。擢干欲耸不及寻,蟠枝却覆遂盈亩。

群凤晒日相婆娑,病蛟眠沙独蚴蟉。五月南风翠幄凉,三冬朔雪穹庐厚。

本知托植须冈陵,岂应诎身此培塿。往来不用为叹嗟,题诗调笑儿女口。